焦点关注:老山轮战阵地最前哨的战士们,在“猫耳洞”里鲜为人知的真实生活
2023-06-05 23:24:09
笔墨写今古
(资料图片)
在老山轮战期间,前线的战士与敌对峙和生活的地方是“猫耳洞”。对于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对长期待在猫耳洞里的战士们的日常生活或许很多人都不了解。本文讲述的是老山前线那拉战场驻防的战士们的战地生活,那拉,是老山前线的最前哨,敌我双方阵地犬牙交错,与敌人哨位相距最近的只有7米。曾经驻防在这里的老兵给我们讲述了那段真实而鲜为人知的猫耳洞生活。
猫耳洞,就是在堑壕或者土坡的侧壁上,挖出来的一个栖身的洞。之所以叫猫耳洞,大概是因为像猫耳朵一样的洞穴吧,但是战士们的说法更乐观一些,就是猫才能蜷缩着栖息的洞。因为猫耳洞真的实在太小了,在里面只能弯着腰或者躺着,躺着连腿也伸不开。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洞穴,除了要储存物资外,还是战士们躲避炮火和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且只要上了阵地,一待就是几个月。在猫耳洞里,他们完成了吃喝拉撒睡全部的日常生活。 由于前线的物资都是靠军工一点点的背上去的,而且运送时伤亡率极高,所以前线战士的食物和水是十分珍贵的,越到前哨,物资越珍贵。正常情况下战士们每天的吃喝都是限量的,就是通常说的“二三四两”,每天二两肉,三两蔬菜,四两水果罐头。这都是正常情况下的份量,要是碰到连续大雨造成道路阻断,物资无法送到前线,战士们只能减量维持最低的消耗。阵地上最为紧张的就是水,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250毫升。很多时候是靠收集雨水,加入净化药片来维持日常饮用。在猫耳洞里,战士们都不约而同的压缩引水量,以减少军工的运送的次数,因为每一次物资的运送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 在猫耳洞里生活的除了战士们,还有蚊虫和老鼠。老鼠成群,整个阵地都有,往往一个炮弹打下来,能炸死成片的老鼠,在猫耳洞里,战士们的书、衣服、被褥等都被老鼠啃的不成样子。其实老鼠还不算可恶,至少在食物短缺的时候,它还能帮战士们填填肚子。最恐怖的是蚊子,蚊子叮了以后,很容易引起溃烂。加上猫耳洞里潮湿,不通风,而且常年最低温度接近30度,所以绝大部分在阵地上的战士都会被“烂裆”病困扰。烂裆就是由真菌引起的体癣,主发在裆部,严重的全身都会溃烂。被感染后,奇痒难忍,越挠越重。所以在阵地上,许多战士都是不穿衣服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在前哨拍摄照片等影像资料,你肯定不会想到,在拍照之前,他们都是光着身子的。 战场上对峙的和平时期,阵地上的战士生活非常无聊和单调。周围布满地雷,谁也不敢乱走,大部分时间都是挤在猫耳洞里,此时的时间成为了一种折磨。而消除这种折磨的办法就是“抬杠”,从国家大事到村头琐事,无所不谈,无所不争。有的时候会做些刺激的事,提着拉环让手榴弹在下面晃。而战士们最大的消遣就是写信,那时全国各地都有慰问前线战士的信,这些信会送到阵地上,战士们最开心的就是看信和回信。现在40多岁年龄的人,在学校的时候,大多都写过这样的慰问信,可能写信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信是猫耳洞里战士们唯一的精神慰藉。 除了慰问信,还有各地组织的老山前线慰问团,到前线演出,这也是战士最期待的高兴事。不过在最前哨的战士不能近前观看,只有观察哨的战士能一饱眼福。这些战士们年轻、血气方刚,看到慰问团里充满朝气的迪斯科表演和弹唱,他们能激动半天,也能谈论好几天。 在那拉战场的战士们,每三个月轮换一次,在阵地上的猫耳洞里,他们过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生活,无聊、原始、紧张、伤病充斥着他们全部的生活,在轮换下阵地的那一刻,他们才有了回到人间的感觉。80年代,你或许还在学校,或许刚出生,但那时国民生活已经普遍大幅度的提升,农村一片欣欣向荣,城市里已经是灯红酒绿,而那个时候,我们可爱的战士们卧在猫耳洞里,坚守着我们祖国的领土,守卫着祖国的繁华与昌盛。在青春年华的时候,他们经受了炮火的洗礼,在猫耳洞里度过了令他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战地生活。创作不易,阅后别忘记给小编点个赞,谢谢!同时欢迎你留言,说说你的感受